《歌剧》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人物形象塑造在歌剧表演艺术中的思考

 
来源:歌剧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1
 
一直以来,歌剧都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饱满的艺术情感得到了大众的广泛喜爱和一致好评,但是,其创作和实践远远没有看上去那样简单。看似短暂的舞台表演,往往凝结了歌剧演员大量的心血;精彩的演绎,是在无数次对人物形象与艺术表达方法的揣摩中实现的。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优秀的歌剧表演者,除了要熟练掌握声乐的表达技巧、懂得如何创作出精彩的作品,还要牢牢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种方法。 一、演绎歌剧、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要求 准确来说,歌剧表演艺术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属于美学范畴,既包含外在表达形式,也涉及内在含义的呈现。因此,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应注意内外兼顾,演员不仅要借助良好的声音表现力向观众传递人物内心的声音,还需要借助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多种形式使表达更加丰富。这首先要求演员具备扎实的艺术功底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其次要求他们注入对角色的喜爱。也就是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演绎歌剧时,演员应注入全身心的爱意,将表演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共鸣,赋予角色血肉和灵魂。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必须遵从以下三个原则。 (一)充分了解剧本 演员应对剧本进行分析,充分了解剧本中的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表现形式,对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形成深刻的了解,并牢牢掌握相关的台词和动作,在音乐和舞蹈中实现表演的自由转换。 (二)灵活运用声音 歌剧对声音的表现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演员需要对自己的声音形成清晰的认知,灵活运用自己的声音,并根据自身声音选择合适的戏剧人物。 (三)准确演绎情感 歌剧的灵魂在于情感,不同于书刊的文章表达,在塑造人物时,演员需要调动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演绎情感,运用合适的眼神和动作表达人物的情绪。 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舞台形象 显而易见,舞台形象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所展示出来的人物形象,这是角色最为外化的一种艺术展现,是能给观众带来最直接的视觉冲击的表演方式。这方面的形象塑造需要借助一些特定的手段、元素来实现。我们可将其分为两部分,即角色归类与造型。从角色归类角度来说,一场歌剧表演往往涉及大量的人物信息,因此,为保证表演的有序进行,演员需要按照既定的标准对角色进行归类。一方面,可以按照主次关系归类。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人物在歌剧中的不同作用将其分为正面角色、反面角色和中间角色。这是比较常见、简单的两种归类方式。在实际表演过程中,演员也会按照声部对角色进行归类,根据人物的性格设计不同的声音,这也是歌剧最初出现时就存在的一种归类形式。例如,对比较凶恶的男性角色,使用低音;对成熟稳重的男性角色,使用中音。如此,根据声音的不同实现对人物形象的分类塑造。 还可以根据传统的“唱法”“行当”对角色分类、塑造人物形象。“行当”,是古典戏曲常见的说法,将人物形象分为生、旦、净、末、丑五部分。延伸到歌剧表演上,可以根据角色的精神气质将其与生、旦、净、末、丑五种形象相对应。例如,出现在《洪湖赤卫队》中的主人公韩英就可对应为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旦角”。此外,以“唱法”塑造舞台人物,常见的方式是对女性角色采用民族唱法,这是出于使表演与人物身份相吻合的目的。例如,《党的女儿》中田玉梅的舞台形象就是通过民族唱法塑造的。但是,我们能够发现,在塑造江姐时,采用的是美声唱法。这是因为江姐本身就是知识分子的角色,与普通女性是有一定距离的,美声更能演绎出她在文化气质上的不同。基于上述表达,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无论是采用何种划分标准,在塑造舞台人物形象时,都要将角色的特征体现出来。 相对来讲,以造型塑造舞台人物就比较简单了,主要包括体貌造型、服饰造型和动作造型。演员需要在遵从剧本的基础上为不同的角色选择能够展现其特点的服装,并化上相应的妆容。在服饰方面,演员穿着的衣服、佩戴的饰品均能起到塑造形象的作用。例如,出现在《洪湖赤卫队》中的主人公韩英所穿的蓝底白花袄上衣和青色裤子就是典型的革命者装束。同时,通过这一简单的打扮,观众还能轻松地结合情境判断出韩英干练、勇敢的性格特征。至于动作,在专门的动作指导人员的指导下,演员可以对坐姿、站姿等动作进行精细化处理,并结合自身对角色的分析和歌剧情感的感知,通过言谈举止塑造出更丰满的舞台人物形象,将角色修养体现出来。 (二)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歌剧角色的内在特征,无法在外化表达中直接看出,需要演员在性格特征、精神气质、思想境界三个方面着手塑造。也就是说,演员需要通过激烈的戏剧冲突去分析复杂的角色关系,根据角色的性格和内在气质的不同塑造人物的艺术形象。 在性格特征方面,一是可以借助与其他角色的性格对比突出人物。这种特征是角色天生就具备的,与其人生经历和所处环境有着很大关系,经常会在某些特定的冲突情节中显露出来。例如,《江姐》中主人公江姐沉稳、处变不惊的艺术形象便在面对丈夫之死和面对敌人盘查的冷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与她长期处于革命工作环境中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同时,其沉稳、善良的性格品质也在与敌人的戏剧冲突中展现得十分完全,这种极端对比也是塑造形象的一种手段。二是人物性格特征的表达还能推动戏剧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是以一定的宏观分析为基础的。这种性格是编剧提前为了人物而设计的,目的就是推动故事的发展。例如,在《白毛女》中,站在宏观角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喜儿的性格本身就塑造了一种悲剧形象,这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不断显露出来的,同时也预示了整个戏剧的情感走向。 就精神气质来说,它是借助动作、外貌、唱法展现出来的,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塑造的。例如,在《白毛女》中,为塑造喜儿的精神气质、使其更好地代表普天之下被剥削的劳苦大众,于表演过程中选择了具有民风特点的山西音乐。这种独特的、有指向性的音乐演绎,更好地塑造了这一类人的艺术形象。再者,《江姐》中江姐身上所显露出的革命精神气质,正是全部革命工作者共同具备的。将江姐个人的精神气质表达出来,便能实现对革命工作者的艺术形象塑造。 演员要知道,思想境界是对角色价值取向最真实的反映,是艺术形象塑造的最高境界,具有贯穿戏剧表演始终的能力。例如,在《江姐》中,为体现主人公江姐为革命英勇献身、不惧死亡的艺术形象,融入了许多如《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一般具有解放思想意味的唱段。这些唱段引导着全剧的价值取向,呈现了根本的思想境界,将人物的塑造提到了新的高度。因此,演员需要把握好性格特征、精神气质、思想境界三者之间的关系,循序渐进地融入艺术情感,塑造饱满的艺术形象,使角色更加打动人心。 (三)文化形象 文化形象是隐藏在人物背后的,与戏剧背景的联系更加密切,对它的塑造应在舞台与艺术的基础上进行,涉及符号与身份两方面,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首先,无论是在任何一种歌剧表演中,人物的身上都会带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这与歌剧想要传递的精神是相联系的。其中,一部分文化符号比较直接,观众可以迅速地通过演员的演绎辨别出来,另一部分符号比较隐秘,需要观众在演员演绎之外做出进一步的推理。但无论是直接的文化符号还是隐秘的文化符号,都可以通过服饰或音乐等细节性处理塑造出来。 例如,《洪湖赤卫队》中主人公韩英在腰间系了一根红布条,这就是呈现文化符号的一种手段,既传递了韩英自身的红色革命信仰,又传递了全部革命工作者的人物文化符号。至于身份,有两种含义,一是人物所代表的阶级文化身份,二是角色所在“行当”应体现的文化身份。例如,《白毛女》中,塑造喜儿这一代表文化水平较低的形象,就将贫苦农民的文化品质体现了出来。而《江姐》中江姐角色的塑造,就是对知识分子特有文化品质的呈现。而角色所在“行当”文化身份的体现和塑造就比较隐晦,往往会根据具体的阶级关系和戏剧情节体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大众对精神文化以及艺术欣赏的要求愈发严格。作为中西艺术结合的一种文化媒介,歌剧在现代艺术作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涉及音乐、服饰、舞蹈、诗歌等各方面的知识,甚至还需要演员与相关工作人员对营销及社会学、心理学有一定了解。因此,歌剧演员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将表演更好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其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表演者需要在深入分析作品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出发揣摩人物情感,根据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层次的形象,将情感更好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使其全身心地融入歌剧欣赏当中,获得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 [1]黄圣音. 浅析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艺术形象塑造[D].河南大学,2019. [2]王聚伍.歌剧表演艺术中人物形象塑造[J].北方音乐,2018,38(09):44. [3]谢昌鹏.民族歌剧《白毛女》中主要角色的形象塑造和演唱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8(01):123-124. [4]刘洁琪.中国传统戏剧对歌剧表演艺术的影响[J].晋中学院学报,2017,34(05):38-40. [5]高峰.关于歌剧表演中角色形象塑造的有效思考[J].艺术评鉴,2017(16):129-130. [6]陈尚华.浅谈歌剧表演中角色形象的有力塑造[J].艺术科技,2017,30(05):207. 一直以来,歌剧都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饱满的艺术情感得到了大众的广泛喜爱和一致好评,但是,其创作和实践远远没有看上去那样简单。看似短暂的舞台表演,往往凝结了歌剧演员大量的心血;精彩的演绎,是在无数次对人物形象与艺术表达方法的揣摩中实现的。这也就意味着,一个优秀的歌剧表演者,除了要熟练掌握声乐的表达技巧、懂得如何创作出精彩的作品,还要牢牢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各种方法。一、演绎歌剧、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要求准确来说,歌剧表演艺术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属于美学范畴,既包含外在表达形式,也涉及内在含义的呈现。因此,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应注意内外兼顾,演员不仅要借助良好的声音表现力向观众传递人物内心的声音,还需要借助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多种形式使表达更加丰富。这首先要求演员具备扎实的艺术功底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其次要求他们注入对角色的喜爱。也就是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演绎歌剧时,演员应注入全身心的爱意,将表演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共鸣,赋予角色血肉和灵魂。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在表演过程中,演员必须遵从以下三个原则。(一)充分了解剧本演员应对剧本进行分析,充分了解剧本中的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表现形式,对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形成深刻的了解,并牢牢掌握相关的台词和动作,在音乐和舞蹈中实现表演的自由转换。(二)灵活运用声音歌剧对声音的表现力有着极高的要求,演员需要对自己的声音形成清晰的认知,灵活运用自己的声音,并根据自身声音选择合适的戏剧人物。(三)准确演绎情感歌剧的灵魂在于情感,不同于书刊的文章表达,在塑造人物时,演员需要调动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演绎情感,运用合适的眼神和动作表达人物的情绪。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舞台形象显而易见,舞台形象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所展示出来的人物形象,这是角色最为外化的一种艺术展现,是能给观众带来最直接的视觉冲击的表演方式。这方面的形象塑造需要借助一些特定的手段、元素来实现。我们可将其分为两部分,即角色归类与造型。从角色归类角度来说,一场歌剧表演往往涉及大量的人物信息,因此,为保证表演的有序进行,演员需要按照既定的标准对角色进行归类。一方面,可以按照主次关系归类。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人物在歌剧中的不同作用将其分为正面角色、反面角色和中间角色。这是比较常见、简单的两种归类方式。在实际表演过程中,演员也会按照声部对角色进行归类,根据人物的性格设计不同的声音,这也是歌剧最初出现时就存在的一种归类形式。例如,对比较凶恶的男性角色,使用低音;对成熟稳重的男性角色,使用中音。如此,根据声音的不同实现对人物形象的分类塑造。还可以根据传统的“唱法”“行当”对角色分类、塑造人物形象。“行当”,是古典戏曲常见的说法,将人物形象分为生、旦、净、末、丑五部分。延伸到歌剧表演上,可以根据角色的精神气质将其与生、旦、净、末、丑五种形象相对应。例如,出现在《洪湖赤卫队》中的主人公韩英就可对应为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旦角”。此外,以“唱法”塑造舞台人物,常见的方式是对女性角色采用民族唱法,这是出于使表演与人物身份相吻合的目的。例如,《党的女儿》中田玉梅的舞台形象就是通过民族唱法塑造的。但是,我们能够发现,在塑造江姐时,采用的是美声唱法。这是因为江姐本身就是知识分子的角色,与普通女性是有一定距离的,美声更能演绎出她在文化气质上的不同。基于上述表达,我们可以这样定义,无论是采用何种划分标准,在塑造舞台人物形象时,都要将角色的特征体现出来。相对来讲,以造型塑造舞台人物就比较简单了,主要包括体貌造型、服饰造型和动作造型。演员需要在遵从剧本的基础上为不同的角色选择能够展现其特点的服装,并化上相应的妆容。在服饰方面,演员穿着的衣服、佩戴的饰品均能起到塑造形象的作用。例如,出现在《洪湖赤卫队》中的主人公韩英所穿的蓝底白花袄上衣和青色裤子就是典型的革命者装束。同时,通过这一简单的打扮,观众还能轻松地结合情境判断出韩英干练、勇敢的性格特征。至于动作,在专门的动作指导人员的指导下,演员可以对坐姿、站姿等动作进行精细化处理,并结合自身对角色的分析和歌剧情感的感知,通过言谈举止塑造出更丰满的舞台人物形象,将角色修养体现出来。(二)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歌剧角色的内在特征,无法在外化表达中直接看出,需要演员在性格特征、精神气质、思想境界三个方面着手塑造。也就是说,演员需要通过激烈的戏剧冲突去分析复杂的角色关系,根据角色的性格和内在气质的不同塑造人物的艺术形象。在性格特征方面,一是可以借助与其他角色的性格对比突出人物。这种特征是角色天生就具备的,与其人生经历和所处环境有着很大关系,经常会在某些特定的冲突情节中显露出来。例如,《江姐》中主人公江姐沉稳、处变不惊的艺术形象便在面对丈夫之死和面对敌人盘查的冷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与她长期处于革命工作环境中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同时,其沉稳、善良的性格品质也在与敌人的戏剧冲突中展现得十分完全,这种极端对比也是塑造形象的一种手段。二是人物性格特征的表达还能推动戏剧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是以一定的宏观分析为基础的。这种性格是编剧提前为了人物而设计的,目的就是推动故事的发展。例如,在《白毛女》中,站在宏观角度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喜儿的性格本身就塑造了一种悲剧形象,这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不断显露出来的,同时也预示了整个戏剧的情感走向。就精神气质来说,它是借助动作、外貌、唱法展现出来的,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塑造的。例如,在《白毛女》中,为塑造喜儿的精神气质、使其更好地代表普天之下被剥削的劳苦大众,于表演过程中选择了具有民风特点的山西音乐。这种独特的、有指向性的音乐演绎,更好地塑造了这一类人的艺术形象。再者,《江姐》中江姐身上所显露出的革命精神气质,正是全部革命工作者共同具备的。将江姐个人的精神气质表达出来,便能实现对革命工作者的艺术形象塑造。演员要知道,思想境界是对角色价值取向最真实的反映,是艺术形象塑造的最高境界,具有贯穿戏剧表演始终的能力。例如,在《江姐》中,为体现主人公江姐为革命英勇献身、不惧死亡的艺术形象,融入了许多如《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一般具有解放思想意味的唱段。这些唱段引导着全剧的价值取向,呈现了根本的思想境界,将人物的塑造提到了新的高度。因此,演员需要把握好性格特征、精神气质、思想境界三者之间的关系,循序渐进地融入艺术情感,塑造饱满的艺术形象,使角色更加打动人心。(三)文化形象文化形象是隐藏在人物背后的,与戏剧背景的联系更加密切,对它的塑造应在舞台与艺术的基础上进行,涉及符号与身份两方面,相对来说比较简单。首先,无论是在任何一种歌剧表演中,人物的身上都会带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这与歌剧想要传递的精神是相联系的。其中,一部分文化符号比较直接,观众可以迅速地通过演员的演绎辨别出来,另一部分符号比较隐秘,需要观众在演员演绎之外做出进一步的推理。但无论是直接的文化符号还是隐秘的文化符号,都可以通过服饰或音乐等细节性处理塑造出来。例如,《洪湖赤卫队》中主人公韩英在腰间系了一根红布条,这就是呈现文化符号的一种手段,既传递了韩英自身的红色革命信仰,又传递了全部革命工作者的人物文化符号。至于身份,有两种含义,一是人物所代表的阶级文化身份,二是角色所在“行当”应体现的文化身份。例如,《白毛女》中,塑造喜儿这一代表文化水平较低的形象,就将贫苦农民的文化品质体现了出来。而《江姐》中江姐角色的塑造,就是对知识分子特有文化品质的呈现。而角色所在“行当”文化身份的体现和塑造就比较隐晦,往往会根据具体的阶级关系和戏剧情节体现。三、结语综上所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大众对精神文化以及艺术欣赏的要求愈发严格。作为中西艺术结合的一种文化媒介,歌剧在现代艺术作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涉及音乐、服饰、舞蹈、诗歌等各方面的知识,甚至还需要演员与相关工作人员对营销及社会学、心理学有一定了解。因此,歌剧演员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将表演更好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其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表演者需要在深入分析作品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出发揣摩人物情感,根据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层次的形象,将情感更好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使其全身心地融入歌剧欣赏当中,获得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参考文献:[1]黄圣音. 浅析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艺术形象塑造[D].河南大学,2019.[2]王聚伍.歌剧表演艺术中人物形象塑造[J].北方音乐,2018,38(09):44.[3]谢昌鹏.民族歌剧《白毛女》中主要角色的形象塑造和演唱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8(01):123-124.[4]刘洁琪.中国传统戏剧对歌剧表演艺术的影响[J].晋中学院学报,2017,34(05):38-40.[5]高峰.关于歌剧表演中角色形象塑造的有效思考[J].艺术评鉴,2017(16):129-130.[6]陈尚华.浅谈歌剧表演中角色形象的有力塑造[J].艺术科技,2017,30(05):207.

文章来源:歌剧 网址: http://gj.400nongye.com/lunwen/itemid-18394.shtml


上一篇: 信中情 《叶甫盖尼·奥涅金》三个歌剧版本中的
下一篇: 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论文_歌剧《周恩来》:咏叹调铿锵悠扬 感染力直击人心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歌剧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